冠心病
供應心臟血液的動脈血管,像網狀帽子一樣網在心臟表面, 形像一頂皇冠, 西方醫學家就將它形象地稱為“冠狀動脈” 。膽固醇等有害物質慢慢堆積在冠狀動脈內壁, 形成向管腔凸出的斑塊, 其形態像黃色的醬粥一樣, 被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后因管腔狹窄等原因, 引起心肌供血減少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簡稱冠心病, 又稱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危險因素
和冠心病有關但無法控制的危險因素有3個: 年齡、 性別、遺傳。和冠心病有關的以下9個危險因素可控制: 高血壓、血脂異常、吸煙、糖尿病、腹型肥胖、缺乏運動、膳食中缺少蔬菜水果、緊張焦慮、大量飲酒。10個得心肌梗死的人中, 有9個人是具有上述可控制危險因素的。
冠心病的癥狀
冠心病病人中一半左右可毫無先兆, 首次感到不舒服就是心肌梗死或猝死; 另一半可有心絞痛歷史。典型心絞痛常表現為運動中胸骨后、心前區, 手掌大小范圍處疼痛, 疼痛可放射至左臂、肩、頸、下巴及手指等。病人有緊縮感、壓迫樣、燒灼樣疼痛, 伴有窒息感和恐懼感。休息后3~5分鐘緩解, 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3分鐘緩解。15%~20%心絞痛發作不典型, 可表現為: 左耳、左側上下多個臼齒、左肩臂、左無名指和小手指疼痛; 咽喉發緊,有燒灼感;胃部疼痛、腰痛、腿痛等胸部以外部位疼痛。打嗝不止、呼吸困難。胸痛持續半小時以上或多次服用硝酸甘油無效時, 應考慮可能發生了心肌梗死。
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生活習慣, 包括吸煙、缺少運動、飲食不健康和精神壓力大、緊張等會導致“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 會增加和加重冠心病的發生。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75%,高血壓降低55%,糖尿病降低50%,使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所以, 這種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冠心病來說, 既具有預防意義, 又具有治療價值, 稱為“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 。其措施簡單歸納為: 不吸煙-戒煙限酒; 管好嘴-合理飲食; 邁開腿-有氧運動; 好心態-心理平衡。
冠心病病人運動、旅游應注意
病情不穩定或心臟功能差的冠心病病人,只可進行感到有點累或稍累的輕微活動, 不適合進行感到累或很累的運動, 活動前最好服用硝酸甘油, 以防發生意外。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運動中身體不適應, 應立刻停止運動并服用硝酸甘油, 及時就醫。心絞痛停止發作3個月以上或心肌梗死病情已穩定1~2年的冠心病病人可以旅游, 應注意: 像平時一樣按時吃藥; 有人陪護; 選擇春暖花開和秋高氣爽的季節; 不從事登山、潛水或其他劇烈的活動等。
冠心病防治的六條防線
第一條: 防危險因素。 是冠心病一級預防的核心內容, 應從青少年起。
第二條: 防發病。針對已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脂血癥者通過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和使用有科學依據、有預防作用的藥物控制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具體措施,預防具有和冠心病發生有關系的危險因素的人發生冠心病或心臟性猝死。
第三條: 防事件。 即心絞痛發作比較多的病人, 應堅持使用阿斯匹林、他汀等藥物, 保持病情穩定, 預防惡化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臟性猝死。
第四條: 防后果。 即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后減少因心肌壞死而死亡的后果 這就要求患者只要發生胸痛就盡快到達醫院。
第五條: 防復發。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后, 不能存在一勞永逸的思想,10年內再次復發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有20%。預防具體措施: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使用阿斯匹林、他汀等有科學依據、有預防作用的藥物; 合理安排康復鍛煉; 心理調節心理治療等。
第六條: 防治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壞死的心肌喪失了收縮能力, 心臟泵血功能就降低, 也就是發生了心力衰竭。醫生如果使用一些預防性藥物就會有利于心力衰竭的預防。
冠心病應常急救藥品
阿斯匹林: 如突然發生胸痛, 懷疑心肌梗死, 應立即嚼服300毫克阿斯匹林, 與不用藥相比, 可使死亡危險減少24%。
硝酸甘油: 心絞痛發作時, 應在1~15秒內立即舌下含服1粒(0.5mg), 如5分鐘未緩解, 應毫不猶豫再含1粒, 可連續3次。一般來說,15分鐘內服用3粒還不見效或很快復發, 要考慮是心肌梗死的先兆, 應毫不猶豫地去醫院急救。含服硝酸甘油時采取靠坐在沙發或靠椅上的姿勢, 不要站著含服藥, 以防突然暈倒, 也不要平躺著含藥。
重要提示 心絞痛發作時速效救心丸、丹參滴丸等中藥制劑也有一定療效, 但不是最佳選擇。硝酸甘油是治療心絞痛最好的、首選的急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