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膝骨關節炎一定要置換骨關節嗎?
4月10日,記者在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看到,患有膝關節炎多年的羅女士經過醫院開展的DTT-HTO聯合關節鏡下微創截骨術后,與原來無法獨立行走的她判若兩人,不僅心情愉悅,更重要的是能暢快地自由走動。“還是我自己的膝蓋,好得不得了。”羅女士開懷大笑道,并為醫生、護士送上錦旗與感謝信。
羅女士為何強調是自己的膝蓋?原來,羅女士在來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前,就在多家醫院就診過,得到的答復都是建議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我不同意,換個‘假關節’只能保10多年,傷口大,費用又高,用自己的肯定好些。”羅女士說。
年近60歲的羅女士是一名退休教師,因工作等原因患有膝關節炎多年,此前靠吃藥或貼膏藥來緩解疼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癥狀加重,左膝關節明顯內翻畸形,貼膏藥這些治標不治本的保守治療已作用不大。尤其到今年3月份,走路都成了問題。幾經輾轉后經朋友介紹,4月1日,羅女士在家人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地走進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聯盟婁底合作病區——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
“看了患者情況后,分析得出羅女士的膝蓋還有‘救’,可以不進行置換”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梁振揚告訴記者:“我院新引進的階梯性保膝治療技術DTT-HTO: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脛骨內側楔形撐開截骨術(HTO),是根據不同患者具體分析,能為患者提供更佳治療選擇,羅女士可以采用。”
患者康復出院向骨科醫護人員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梁振揚介紹,所謂階梯性治療,是根據患者的年齡、發病程度、活動量、關節炎的種類,來進行針對性治療。通過對關節炎進行評判、診斷分級,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關節炎可采用功能鍛煉、理療等保守治療方法。但早期和中期患者都可采用關節鏡手術、HTO微創矯形手術等保膝的手術方法直接改善。這些保膝手術方法既能保留膝關節自身的結構,創傷小,還能保持人體自身的自然運動方式。只有對于晚期的關節炎患者,才不得不采用關節置換手術來改善癥狀。
聽到自己不需要進行全膝關節置換就能治好關節炎,羅女士一口應下了階梯性治療建議。決心已下,醫生馬上制訂手術方案。4月3日,羅女士的手術順利完成。在醫生指導下,羅女士通過練習床上膝關節運動,第3天便可以自行下床活動。提起手術,羅女士感慨:太神奇了,早知道有這么好的技術,就不拖這么久了。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相當于“軸承”作用,可見其重要性。但人體骨骼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約是60年,60歲后,如果骨關節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就像磨損嚴重的輪胎,會出現各種癥狀。據了解,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由于膝關節面的軟骨受到磨損,而造成膝關節疼痛、腫脹、無力、內外翻畸形、活動受到限制等癥狀,多和肥胖、勞損、創傷、膝關節先天或后天畸形有關,致殘率較高。
不少患者因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力線不良,通常會采取保守治療,但久而久之,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就不得不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而置換的膝關節使用壽命有限,加上其他因素等,部分患者日后還需進行“翻修”,不僅加重了其身體和心理負擔,影響正常生活,經濟壓力也會增大。
“相比于‘人工膝關節置換’,DTT-HTO聯合關節鏡下微創截骨術創傷更小、費用更低、恢復更快,還能讓像羅女士這樣的患者將關節置換的時間推遲10年到20年,如果軟骨再生良好,甚至以后可以不用再做關節置換。”梁振揚說。因此,階梯性保膝治療能使早中期膝關節炎患者避免過早接受或免于全膝關節置換,在不切除原有關節的情況下,幫助患者盡早減除疼痛、恢復原有的膝關節活動度,提高生活質量。
據悉,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的DTT-HTO聯合關節鏡下微創截骨術在全市尚屬首例,不僅填補了醫院該項手術的空白,更多的是對廣大膝關節炎患者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治療選擇。
梁振揚建議,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應在病情允許范圍內工作和生活,避免關節過度負重、受涼、勞累和久坐、久站,不要讓膝關節處于某一體位長久不動。同時注意健康均衡飲食,肥胖患者應節制飲食,減少體重,減輕膝關節負荷,延長正常關節使用壽命。